聪明孩子养成:孩子数学差是家长的错,4个小技巧锻炼数学思维
在前面的文章中,菲菲妈已经向大家解释了孩子数学成绩差并不代表智商低。以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课本上数学的难度并不需要孩子们去拼天赋,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每隔孩子都可以在数学方面“开窍”。今天菲菲妈就和大家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趁早。
聪明的孩子就要从小培养,在孩子刚学会走路,刚认识了一些事物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给孩子灌输数学思维。就像我之前提到过的写作,不要等到孩子学了拼音、学会写字以后再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那样就已经晚了一步了。数学也一样,等到孩子上了小学,开始学习加减乘除,我们再去想方设法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所有理工科的基础,更是蕴含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平时出门买东西、看时间、估计路程,几乎一切行为都要用到数学。如果我们能在这些小事中将数学思维灌输到孩子的大脑中,让孩子很早形成这种意识,将来对他的数学学习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感知数学、认识数学,这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下面菲菲妈就从4各小方面跟大家探讨一些有趣的方法。
1、先从数数开始,用观察到的一切物品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当孩子学会了走路、说话,那么数学思维的训练就可以开始了。自己的小手有几根手指?家里有几扇窗、几把椅子、几扇门?出门下楼的时候有多少阶楼梯?这些天天见到的事物,都可以让孩子练习数数。
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个一个的数,等到孩子习惯之后,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完成了,我们家长只要在一旁纠正就好。别看这种方式非常简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数学思维。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对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等孩子以后上学学习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就会轻松许多,不再“一头雾水”。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帮助孩子建立数字大小的概念。
学会了数数之后,我们就要在孩子脑中建立数字大小的概念了。在菲菲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每次买水果回来都会“趁机”考一考菲菲。我会把水果放在桌上,然后问菲菲:“今天妈妈买了几个苹果,几个桔子啊?”菲菲很快就数了出来:“8个苹果、6个桔子!”我就接着说:“菲菲数的真快,那苹果和桔子哪个个数多啊?”菲菲又回答:“苹果多!”接着我就让菲菲给家里人的人分水果,分之前就让她数好家里有几个人,水果的个数够不够,如果不够还需要再买几个。
通过这样的趣味问答,不仅可以得到机会鼓励孩子,提升孩子对数字的兴趣,也可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数字大小的概念,是不是很简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3、用简单的道具帮助孩子认识加减法。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加减法是不是太操之过急了,孩子能理解吗?菲菲妈知道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顾虑。的确,那么小的孩子,刻意去教他加减法的确是不明智的,弄不好就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恐惧”。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帮助孩子先建立一些思路。
硬币是我们每人家庭都有的物品。我们可以找来一些硬币,先带孩子认识不同的面额:1角、5角、1元。然后再慢慢告诉孩子1元=10角这样的转换关系。等到孩子都记清楚了,我们就可以开始让孩子思考了?我们摆出一堆1角、5角的硬币,然后问孩子:“妈妈现在手里没有1元的硬币,需要怎么凑啊?有几种凑法?”
带孩子玩硬币游戏的时候,我们切忌急于求成,要带孩子一点一点对加法产生认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4、找一些带数字的儿歌,增加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十个手指头就是一双手。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小孩来摘梨,七个篮子手中提。
这样的经典的儿歌平时幼儿园也经常会教,可以快速帮助孩子认识数字,还能学会正数、倒数。我们在家的时候也要尽量找时间帮助孩子温习,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大家应该相信了吧,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好,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家长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没有把数学思维提前装到孩子的大脑中。教育孩子如果能“趁早”,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感兴趣的朋友赶快去试试上面的方法吧。
我是头条号“小宝贝大学问”的作者菲菲妈,致力于为大家分享自己的育儿、早教心得。文章为本人原创,感谢大家阅读,希望我的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