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数学思维好的学生也会考试考砸了?原来根源在于这里!
平庸的人常败于“懒”字,有才华的人常败于“傲”字。同理,数学思维不好的学生常败于“不会做”三个字,思维好的学生却常败于“不会考试”四个字。
100%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代表100%的数学满分成绩。要知道,决定数学成绩的能力因素主要是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数学应试能力。我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特别总结出了一个公式:数学成绩=60%数学思维能力+20%数学运算能力+20%数学应试能力。
(1)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代表学生的思维水平,包括思维的深度、广度和灵活度等。用大白话来说,数学思维能力就是“会不会做,能做多少”的意思。满分150分的数学卷子,学生能做或者会做的有多少分,这就是这个学生在这套试卷的思维能力的量化表现。比如,满分150分的数学卷子,如果学生A会做的题有140分,那么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展现在这套试卷的量化水平是140分,这说明学生A的思维能力还是优秀的;如果学生B会做的题有120分,那么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展现在这套试卷的量化水平是120分,说明学生B的思维能力只是良好,但不突出。
如果数学思维能力不够,怎么办?我的经验来看,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办法有:①经常总结因为思路漏洞不会做或做错的题,养成“逢错题必总结”的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对不懂的问题不可以不理不睬不闻不问,而是要养成“有疑必解”的习惯,防止思维懒惰;③要主动把知识点归纳,进行专题化,解题思路的输出才会流畅;④其它。
(2)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能力,用大白话讲,就是“会做的题,能不能做对”。学生都怕粗心丢分,老师和家长也怕学生粗心丢分。几乎每个学生都被“粗心”两个字困扰。我有时候开玩笑地说,每个学生每年因为粗心丢分的分数累积起来,可以考几次清华北大了。比如,满分150分的数学卷子,学生A会做的题有140分,但如果粗心丢分了20分,能够拿到手的实际分数只有120分;学生B会做的题只有120分,思维不如学生A,但学生B做到了零粗心,他能够拿到手的实际分数是120分,跟学生A一样了。
如果数学运算能力不够,怎么办?我的经验来看,提高数学运算能力的办法有:①务必养成“逢做题必检查”的习惯;②总结粗心做错的每个题,务必养成“逢错题必总结”的习惯;③其它。
(3)数学应试能力
数学应试能力,就是“会不会考试”。
学生平时做作业和小测,跟大型考试是差别比较大的。因为:①大型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给学生带来紧迫感;②考场严肃的环境,给学生带来紧张感;③考试要排名,给学生带来压力。
好多学生虽然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都不错,但不懂应试,一样拿不到好的分数。
不懂应试,主要表现在:①不懂时间分配;②不检查;③考试心态差,容易紧张;④钻牛角尖,考试不会“先易后难”。
比如,满分150分的数学卷子,思维优秀的学生A会做的题有140分,粗心丢分了20分,考试又不懂应试,在前面小题的难题消耗了好多时间,导致后面时间不够,心态变得紧张,后面的大题的第1小问题简单题也没拿到分。最后考试成绩只有100分。
而思维并不突出的学生B,会做的题有120分,考试只把会做的题做对,先易后难,还做到了检查,实现零粗心,难题靠蒙了3分,最后的考试成绩就有123分。
数学应试能力不够,怎么办?我在下一篇文章会专门教大家一种实证非常有效的高中数学应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