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两成数学天赋由遗传决定:数学差的原因找到了?
高考数学落幕,关于数学的话题热度不减——
全国三卷数学难度等话题引发网友热议。人的数学能力究竟与什么有关?《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两成的数学大脑和才能来自遗传基因。被称为“ROBO1”的基因参与了右顶叶灰质的发育,负责大脑中数值的表达,是使数学头脑发育的遗传基因,对数学能力的影响及贡献约为20%。
我很欣慰,数学不好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然而的然——为什么大家都关注由遗传负责的“两成”,却没人关注后天决定的“八成”?
这类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我们的大脑,总是习惯于寻找“对自己有利”的逻辑。
比如,你要做一次手术,手术前,医生对你说:
“手术的成功率为90%。”
90%,貌似不低,你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如果是一位不太会说话的医生,对你说:
“手术的失败率是10%。”
你张大了嘴巴,犹豫着要不要冒这个险,毕竟10%的失败率对你来说,实在太严重了,万一做个手术人生就over,实在有点得不偿失……
可是,这两句话表达的含义,有什么区别吗?并没有。
成功率90%,意味着失败率为10%;失败率10%,代表着成功率90%。
说法不一样,给你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样。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9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车技超过平均水平。
可以这么说,除了大部分天生比较谦虚的人(比如我),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的车技比普通人略高一点。
闲来无事,心理学家还针对一部分夫妻做过调查。
调查的主题是:你认为你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多少?
被调查者要说一个大概的比例,比如家务等劳动、时间的付出比例。
夫妻要分开调查。否则,他们非当着心理学家的面吵起来不可。
结果是,所有夫妻说出的比例相加,都大大超过了100%。
比如,丈夫认为自己的付出超过了60%,妻子同样认为自己的付出超过了60%,甚至更多。
简而言之,就是“都认为自己做得更多”。
职场也有类似现象:
如果有一份工作可以量化,而这份工作是由几个人合作完成的,那么,你挨个去问问“你认为你为整个项目付出了多少(比例)”,将其相加,结果一定大大超过100%。
我的意思是,加起来的结果,可能会接近200%。
回到数学这个话题,道理也是如此:人们总是习惯于寻找“有利于自己的数据”。
我数学不好,所以一定是那占比只有20%的遗传基因起了作用;数学好的,显然也是遗传基因起了作用。
这种思维有一个很大的好处:节约能量——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因为你不再需要努力了,天赋决定了一切。
可是,数学家说得多么明白!从数学老师的角度解读,这句话就是:
80%的数学才能,完全和基因、遗传没有关系,是努力刷题的结果!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数学进步,就不要被这虚假的20%蒙蔽,认真刷题吧。
没有什么是刷题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刷两遍。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专栏作者,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先秦之治》《少年读史记故事·秦汉霸业》《少年读史记故事·列国春秋》《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