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不好!可能是语文没学好?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你听过吗?
小星猜80%的家长没有听过这个名词,毕竟小星第一次见到这个名词的时候也愣了一下,这是个啥?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是指由逻辑、语感不严密的段落层次构成的阅读文本形式。一般包括图表、图解文字、目录、说明书、广告、地图、索引等。
当下社会,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生们就要开始系统学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以下简称为“非连”。
二三四年级的家长们可能要说:“ 五年级才学?那我们现在还早着呢!”
小星觉得:如果有这种想法那真的是大错特错了!“非连”不仅出现在语文学科,还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34;
再来看看五年级的“非连“例题:
"2009年3月23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下面是从该报告中提取出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调查发现,78.3%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平时(不包括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韩国为57.2%,而日本和美国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56.7%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每天在家学习时间在2小时以上,而美国、日本、韩国普通高中学生分别仅为24.7%、20.5%、15.4%。26.0%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在课外补习班或跟家教学习时间在2小时以上,韩国为20.6%,日本和美国仅分别为5.8%、2.2%。
材料二: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休息日里常做的事(前三位)。
是不是惊呆了?
这竟然是五年级小学生的题目?
一道题信息量这么大?
从二年级到五年级,竟然差别这么大?
不要怕!其实“非连阅读”是有技巧的!
一看标题: 标题是对整个文本内容的总概括,看明白了标题就能知道这段文本的主题二看文本的类别: 例如看了上题表格的首行和首列就知道要根据位次和国家来读取信息;三看数据:纵向、横向多向联系起来看,这样就能获得更有意义、更全面的信息;四看画面:看画面时要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人、景、物等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五看文字: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题目和文本中的文字,探究图文材料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获取信息;六整合信息: 获取了零碎的信息,还只是初步读懂了文本,要想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本,避免图文割裂、理解浅薄、表达不到位不全面等问题,还需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提炼。这就要求学生能发现零散信息 之间、图文数据之间的联系。
家长们清晰可见!从二年级到五年级难度差距有多大 !“非连”学习有多重要 !
为什么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呢?
1.可以提高孩子的信息提取能力;
2.培养孩子的思维发展能力;
3.提高孩子的概括表达能力;
4.”非连“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对孩子图文结合能力的一种要求
这些能力可以应用在各个学科,而不仅仅是语文。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如果不从低年级开始给孩子输入“非连”的概念,可能到五年级的时候会不知所措,会犯很多初学者的错误,比如:信息遗漏、推断错误、语言表达偏离主题...到那个时候可能就真的来不及了!
-END-
关注@冲呀小学生,了解更多升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