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越学越差?根本原因不是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笨
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思维还不完善,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质很重的学科,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学好数学还是很吃力的,尤其是哪些思维能力差的孩子,明明很努力,数学成绩依然伏低做小,导致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差。这一切的根本是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趣,缺乏了主动探索、研究精神,形不成数学思维。
那该怎么帮助孩子学习数学呢?数萌在线的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培养孩子兴趣,要避免用讲大道理,让孩子自己产生兴趣,而是用更具体的方式,引导孩子产生兴趣。具体的做法需要大家记住三个关键词:情景化、引导、鼓励。
数学学习兴趣
情景化:
利用孩子经历过的一些生活场景进行数学,这样才能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便于孩子理解。孩子只有理解了,才有可能思考,更积极的去探索、研究。
可以用来做为情景化的生活场景随处可见,比如去排队买票的时候,教孩子队列问题;超市购物时候,利用打折促销做到更省钱;根据家人的数量和饭量,确定做多少饭;根据超市不同的物品区,学习规律;缴水电费的时候,学会如何利用数学解决问题(应用题)等等。
引导:
引导孩子非常重要,是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关键,上文提到的情景化教育,虽然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但孩子却未必会因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家长要做的是,在生活场景中,引导孩子思考怎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孩子产生满足感,从而感觉到数学知识有用、有趣,同时也很简单。
拿排队买票来说,家长让孩子数清楚自己排第几,前面有几个人,引导孩子思考,每个人买票需要多久,轮到自己需要多久。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队列思维,同时锻炼了孩子统计分析思维及计算能力。
家长需要注意:引导孩子,要从多角度出发,不能切片式的进行,这样利用培养孩子的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度,才能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
鼓励:
鼓励和肯定,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强大的自信心,有自信的孩子,才会更主动的去探索学习。家长请杜绝这类话:“你猪啊?这都不懂!”“你看看xxx,人家怎么就这么聪明。”“我早就告诉过你….,你就是不听。”……
当孩子考的成绩或者表现不如以往的时候,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思考分析原因,并以之前能取得好成绩的表现,鼓励孩子。
如果孩子原本基础不好,多用孩子能做的好的领域,来鼓励孩子,给孩子增加自信心。如果取得一点进步,家长同样要引导孩子思考分析,自己能取得进步的原因,并给予行为以鼓励,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
当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的时候,家长夸奖肯定孩子取得的成就,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获得更大的进步。避免吝啬夸奖的语言,为了防止孩子骄傲,否定孩子取得的成就,骄傲是源于无知,不是夸奖。
最后强调的是:孩子的独立思考很重要,孩子经过思考分析,自己发现答案,才能真正的对数学产生兴趣,提升数学思维,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