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好高中数学的深层原因
高中数学的学习,从结果而言,最直观的体现是最终的考试成绩,而实现这个结果却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出现“卡脖子”的现象。就好比华为这个伟大的公司,它可以设计出顶尖的芯片,但是芯片生产的环节需要用到光刻机,而这个环节搞不定,也制造不出麒麟芯片,你看现在美国打压华为,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卡脖子的环节。如果同学数学成绩差,那一定要从数学成绩差的深层原因分析,而不是简单的理解为多刷几个题目,或者希望老师能够一两句话就能够解决你数学学习的困扰,这也是许多的时候陌生的家长和学生已加上我微信,就问向阳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学好高中数学,我真的无能为力去回复的原因。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就不是简单几句话、一个方法就能够搞定的事情。所以,想把数学学好的同学,下面的这篇文章,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去学习,去反思自己学习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一、许多同学对数学学习的认知,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表现为:
1、在许多同学的认知中,学习数学就是多刷些题目,或者套公式,恨不得自己刷的这个题目正好是考试的时候考的题目,恨不得老师可以给他一个万能公式,直接套用。一般来说,有这种认知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容易急功近利,找到一个补课老师,就恨不得上几次课,就能够考到满分了。我们想考一个好成绩没有错,问题是其实好成绩只是一个顺带的结果,也就是说,你要做的是,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专注数学学习本身,那么好成绩就是自然而然了。你享受的是整个学习的这个过程,而不是从好成绩倒推,去猜想老师这次要考什么题目,然后急功近利的去学习。如果从结果出发倒推,整个人基本都是处于被动的应付的状态。就好比,我们去生产一个手机,最终是要赚钱,没有问题,但事实上,是我们把手机做好了,自然就赚钱了,我们专注的是这个手机生产生态的建设,享受本身的这种创造创新的乐趣。所以,你们出社会了之后,你会发现,一些领域专业的人士,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赚钱只是附带的。数学的学习也是,如果不沉浸其中,只是应付,只是处于知识记忆的水平(只是知其然),而不是把它当成一门需要深入思考,需要知其所以然的学科,也就少了学习本身的乐趣和动力,不能理解其本质与精髓,又没有激情和动力,自然也很难有好成绩。
2、以为上课学习的过程,就是能够听懂老师讲的就可以了,并希望达到此就能够考得一个好成绩。学习的三重境界,一重是能听懂,二重是会做题,三重是能做老师,自己能够把这个东西讲个别人听,让别人听起来如沐春风。我们要做的是力争达到第三重境界,好成绩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所以,我们的课程,一个章节结束了之后,要求学生自己录音把这个章节的内容讲一遍,在讲解的这个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发现哪个地方自己说不清楚,讲不明白,那这个地方就是自己还需要去深入理解和研究的地方,同时,在讲解的这个过程中,能够真正地感受的知识的重量和学习的充实。学习数学,就像学习一门语言,我们要在文学艺术上有一个很高的造诣,自然我们不能够只是去学习简单的词汇,能够听得懂别人说什么,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表达,通过破万卷书、行万里路,来丰富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能够清晰、简洁、有艺术感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3、对数学学习时间的分配、时效性,完全没有清晰的认知。
有许多的同学,连老师下一节课要讲什么都是不清楚的,在他们的认知中,老师上课,我做笔记,课后复习,刷题,这就是学习数学的全部过程。事实上,学好高中数学,最好能做到95%学生的自学+5%老师的点拨。课前提前自学(不是简单地把教材浏览一遍,是把自己当老师一样去研究教材,去备课),老师讲课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和老师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如果没有提前去学习,何谈交流,又怎么知道交流的重点呢?所以,学习数学,最基本的步骤:课前自学、上课跟老师顺畅、有重点地交流、课后复习笔记、并讲解当节课内容,然后通过练习达到巩固、见多识广、升华思想的目的,通过考试训练考试能力、胆识与信心。
二、学习过程的恶性循环,表现为:
1、课前没提前学,老师上课时,自己跟不上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节奏,导致学习效率低,然后,课后作业又不会做,感觉时间不够用,每天熬到很晚;
2、因为考试成绩差,所以就变得没有信心,然后急躁、急功近利,学习的节奏全部打乱了;
3、因为前面的考试没考好,导致后面考前就开始焦虑和紧张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已经有恶性循环的同学,一定要找办法,找到一个契机,彻底的扭转这个问题。
三、没有胆识、没有格局、没有境界
1、艺高人胆大,自己的学习过程,如果没有知其所以然(只是记忆结论知其然),没有速度和准确率训练(对时间没有感知、考试的时候把握不好节奏感),考试的时候就会畏首畏尾,犯一些基本的错误;
2、数学的学习,需要的是在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居高临下的去学习,而不是一头扎进知识里,总是感觉每个地方的知识都是在考验自己,都是在为难自己。我们应该是去享受研究知识、研究数学问题的这个过程。
3、一个人看得有多远,由他的境界决定的,如果你只能看到你眼前10米远的地方,你就容易被眼前的琐事烦扰,如果你能够看到千里之外,你内心就会多很多的坚定、憧憬。就像我们的学习一样,我们能够憧憬未来自己的美好世界,憧憬大学的生活,憧憬挎包走天涯,自然学习也就多了很多动力,少了眼前身心疲惫的应付。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嘛。学习不止眼前的分数,还有未来和天涯,每一个阶段,享受其中。懂得时间的力量,每一个阶段的时间的流动,都应该留下这个阶段最美好的身心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