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怎么学 > 数学新突破,数学家从运动系统中,发现“无限”的数学结构

数学新突破,数学家从运动系统中,发现“无限”的数学结构

2023-01-23怎么学42

数学新突破,数学家从运动系统中,发现“无限”的数学结构

1977年12月,一篇革命性的论文出现在杂志《Journal d’Analyse Mathématique》上,这是一个专业的数学杂志。该研究的作者希勒尔·弗斯滕伯格(Hillel Furstenberg)只是提供了一个定理的证明,而另一位数学家塞迈雷迪在两年前已经证明了这个定理。

尽管如此,弗斯滕伯格的论文在数学领域留下了持久的影响。他的新论点包含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核心见解:可以将塞迈雷迪解决的那种关于整数集的问题改写为关于空间中移动的点的问题。

从那以后的几年里,弗斯滕伯格思想被一次又一次地使用,并一点一点地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今年早些时候,研究人员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他们揭示了整数集合中的无限模式。

弗斯滕伯格的证明

塞迈雷迪一直在研究包含所有整数“正片段”的集合(contain a “positive fraction” of all the integer)(正密度集)。

以包含所有5的倍数的集合为例。当你观察数轴上越来越大的区域时,5的倍数继续有规律地出现。数学家们说,包含5的所有倍数的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是所有整数集合的五分之一。

相比之下,虽然素数有无限个,但随着数变大,它们变得非常稀少,以至于所有素数的数目比上所有整数的数目为零,或者换句话说,质数的密度为零。

塞迈雷迪正在寻找所谓的等差数列,或均匀间隔的数字链的例子。例如,假设有一个无限的数字序列,如完全平方数:{1,4,9,16,25,36,49,64,81,100,…}。完全平方数有一个长度为3的等差数列隐藏在前几项中:{1,25,49}。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24。

数学新突破,数学家从运动系统中,发现“无限”的数学结构

弗斯滕伯格证明了,足够大的整数集合总是包含被称为等差级数的模式。

塞迈雷迪证明了任何正密度集必须包含任意长的等差级数。这一结果在被称为加性组合学的数学分支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陶哲轩说,

塞迈雷迪的证明,虽然很精彩,但直到今天,可能只有三到四个人真正理解他证明。

因此,弗斯滕伯格更容易理解的观点受到欢迎。为了写这本书,弗斯滕伯格使用的方法来自他自己的数学领域——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任何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弗斯滕伯格最感兴趣的是所谓的遍历理论。遍历理论家不是在任何给定的时间点上观察系统的状态,而是研究长期的统计数据。

弗斯滕伯格的关键思想是把整数集合看作动态系统中的瞬时状态,而不是固定的对象。这可能看起来是一个角度上的小改变,但它允许他使用遍历理论的工具来证明组合学的结果。当时,弗斯滕伯格并不知道他的想法会有自己的生命力。但其他人看到了遍历理论和组合学之间联系的希望。陶哲轩说:

整整一代遍历理论学家开始投身组合学,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反之亦然。

在过去的几年里,四位数学家——布赖娜·卡拉、乔尔·莫雷拉、弗洛里安·里克特和唐纳德·罗伯逊——发展了弗斯滕伯格的技术,不仅在任何正密度集中找到任意长级数,而且找到了称为和集的结构的无限版本。

数学新突破,数学家从运动系统中,发现“无限”的数学结构

陶哲轩说,如果说弗斯滕伯格在遍历理论和组合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那么这四个人就把它扩大成了一条六车道的高速公路。

B + C猜想

塞迈雷迪的定理最早是由两位数学家在1936年提出的,但没有被证明。其中一位是匈牙利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他以做各种猜想而闻名。2016年,莫雷拉偶然发现了埃尔德什关于“和集”结构的另一个猜想。

一个集合是由另外两个集合组成的;称它们为B和C。和集(写为B + C),是通过将所有可能的数字对相加来构建的,其中一个数来自B,另一个数来自C。埃尔德什猜想,对于任何正密度集A,都存在其他无穷集合B和C,它们的和集包含在A中。在莫雷拉阅读的论文中,作者已经证明了当A包含整数的很大一部分时,埃尔德什的猜想。但对于较小的正密度集,结果仍然未知。

数学新突破,数学家从运动系统中,发现“无限”的数学结构

莫雷拉把里克特和罗伯逊带到了这个研究中。这三个人都非常擅长将遍历理论技术应用到组合学中。但这个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一个正密度的集合中发现无限和实际上没有先例。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和集问题被证明是难以解决的。莫雷拉说,我们不得不通过遍历理论。他们在2018年成功地证明了埃尔德什的猜想。他们的证明后来发表在数学界最负盛名的《数学年鉴》上。

新证明

这篇论文留下了两个大问题。其中一个是埃尔德什的另一个集合猜想叫做B + B + t猜想。

莫雷拉他们也提出了一个他们自己的问题:如果有一个正密度的集合A,你能找到三个无限集——B, C和D,B + C + D在A里面吗?四个无限集呢?五个呢?

在他们提出多集版本后,数学家们被困住了一段时间。看来他们用于双集合猜想的技术已经达到了极限。两年过去了,他们才看到真正的进展。卡拉说,

最终,我们想出了一些我们理解的其他变体。我们必须做的是重新思考证明的每一步,从转化为一个动力系统开始

法国数学家伯纳德·霍斯特201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有助于他们的研究。霍斯特已经重新证明了莫雷拉他们的结果。

有了霍斯特的改进,卡拉、莫雷拉、里克特和罗伯逊继续调整他们的证明,试图提取最简单,最优雅的论点。他们最终得到的证明,就像弗斯滕伯格的证明一样,把无限的整数集合看作动力系统中的时间戳。然而,这个动力系统最好被想象成在空间中跳跃的点。

下面是它的工作原理:首先站在一个封闭房间的一个角落,称之为0角落。有一个时间A的集合,这个集合是一个正密度的整数集合。

然后制定在房间里走动的规则。每一秒,你都会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基于你刚才站的位置。你遵循的确切规则将被设计成与集合A相匹配——只要时间戳在A中,你就会发现自己在房间的一个特殊区域。

例如,假设A由所有能被4整除的数字组成,每秒钟,你就顺时针移动到房间的下一个角落。一秒钟后,你移动到角落1;两秒钟后,角落2,以此类推。然后,每走四步,意思是每次在A处,你就会回到最初的0角落。

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沿着顺时针方向从一个角走到另一个角,你会无限次地访问每个角。接近无穷次的点叫做聚点。

卡拉他们证明了你可以巧妙地选择其中一个点来找到你的集合B + C。在角落的例子中,以角落1为例。你到达那里的次数是1,5,9和13乘以某个整数如4n + 1,设B是这些次数的集合。

现在想象一下,不是从角落0开始,而是从角落1开始。这意味着当次数能被4整除时,你会发现自己回到了角落1,然后你会在三步后到达角落0:次数为3、7、11或任何形式为4n + 3的数字。C是这些次数的集合。

现在,再次从0角落开始。这一次,看看如果从B中取一个数字,从C中取一个数字(比如说,从B中取13,从C中取3),把它们相加会发生什么。

最后,我们得到了一个证明它和最初的证明几乎没有相似之处。

这需要13 + 3 = 16秒。因为16是4的倍数,所以它在A中,但你也可以预测13 + 3能被4整除,因此在A中,不需要13和3相加。只要看看当你等待13 + 3秒时动力系统会发生什么。这时,你会发现自己在角落1。然后,从角落1开始,你再移动3步,这将带你回到角落0。因为你从角落0开始,最后回到那里,你一定等了4秒的倍数,这意味着总时间是原始集合A中的一个数字。

为了使这一论点站得住脚,该小组不得不处理许多繁琐的数学细节。例如,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有无限个可移动的角落,而不仅仅是四个角落。这意味着你不会无数次回到一个地方;你只能无限次地接近它。这为这一论证引入了新的数学复杂性。但一旦他们弄清楚了这个过程是如何运作的,他们就知道他们能够解决他们想要的更难的问题。例如,为了证明猜想的多集合版本,研究人员只需在路径上添加一个聚点。总体上的论证是一样的,只是增加了一层新的复杂性。

敲定所有的技术细节并不容易。在确定了动力学结构后,克拉他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证明更困难的猜想。今年6月,该小组终于发表了两篇论文。一个证明了和集猜想的多集版本。另一个证明了B + B + t版本的猜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数学怎么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xzmx.com/post/547.html

标签: 数学怎么学

“数学新突破,数学家从运动系统中,发现“无限”的数学结构” 的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点梳理卷4套(人教版)期末复习替孩子收藏好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点梳理卷4套(人教版)期末复习替孩子收藏好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点梳理卷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植树问题、图形与几何、多边形的面积、位置与可能性、位置、可能性等,知识点非常全面、难度适中试卷共四套。都是期末必考知识点,适合孩子考前冲刺复习,巩固基础、查缺补漏。建议家长把 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docx 打印给...

12个方法学好数学,快给孩子试试看

12个方法学好数学,快给孩子试试看

虽然小学数学课程是一些基本的内容,但对儿童来说还是有困难的,许多儿童已经出现了“同题常犯错误”、“作业总是不能完成”等现象。不过,我不知道有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记得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学,是不需要教。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习尤其是小学数学尤为重要。而且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不同的孩子,适合...

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

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

好的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学习数学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开展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老师所讲的有哪些不同。...

一篇文章讲透,如何学好数学?

一篇文章讲透,如何学好数学?

这是一篇浓缩了所有干货的文章,一文讲透如何学好数学。一、方法学数学有什么好方法?你的老师是不是只会让你多刷题?刷题是最低效的方法。下面这些方法,是我一对一辅导的核心内容。你如果真的能够看懂并实践,很快就能学好数学,成为数学高手。1、与课本对话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不知道数学课本的重要性。要想学好数学...

做数学题的基本思路:可以套用几乎所有题型

做数学题的基本思路:可以套用几乎所有题型

我记得我在上四年级暑假的时候,我的数学老师让我参加秋天县里举行的数学竞赛,给了我一本习题集让我做,整整一千道应用题,这些题现在的小学生也在学,比如追击问题、种树问题、水池放水问题,是不是很熟悉?我用了一个暑假全都做完了,做完以后我就开窍了,融会贯通的感觉真的很不错。从此以后我的数学就像开挂一样,妈妈...

给孩子做数学启蒙,别只顾数数加减法,教会数学思维更重要

给孩子做数学启蒙,别只顾数数加减法,教会数学思维更重要

文|秘籍君朋友家孩子如今在上幼儿园大班,明年就要上小学。幼儿园里老师已经开始教起十以内的分解,听说大班这一年要教会孩子二十以内加减法,以便适应小学。家长们聊起来,总要问你家孩子学得怎么样,十以内的加减法都学会了没,这让朋友倍感焦虑。因为她家孩子相对来说开窍晚,朋友就算掰着手指给孩子算,孩子也是一脸懵...

初一数学开窍的诀窍,牢记四要素,轻松实现数学入门

初一数学开窍的诀窍,牢记四要素,轻松实现数学入门

初一数学的知识点多,学习难度大,初一数学开窍的关键在于调整学习方法,把握好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和考试这四个重要的学习环节,具体要做到以下几方面:课前预习要到位有的同学可能在小学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但是进了初中一定要做好课前预习,因为初中的上课进度非常快,知识点的难度大,很多同学往往跟不上老师...

初二学生数学成绩从30分到98分逆袭过过程(1)

初二学生数学成绩从30分到98分逆袭过过程(1)

去年疫情期间,大部分孩子都在网课中度过的。开学后,学校一测试,孩子的学习问题一下都暴露出来啦!当时我辅导的的这个班5个孩子数学成绩都在30分左右,对我来说教这个班的孩子压力真的很大。在一个学期的辅导过程中,5个人的学习态度,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的成绩也不相同。先来说说a同学,a同学...

不被题目字面意思带跑,数学就算学的开了窍

不被题目字面意思带跑,数学就算学的开了窍

阳康了,清一波之前的草稿存货前几天和家长讨论了下面这个问题:当甲单独做某项工作,可以比规定时间提前2天完成;如果乙单独做这项工作,则要比规定时间推迟3天完成。如果先让甲、乙两人合做2天,再由乙单独完成剩下的工作,那么刚好在规定时间完成。问甲、乙两人合干需多少天完成?规定时间是几天?这样的题目,我把它...

解决偏科不用愁,做好这3点,学渣也能逆袭成学霸

解决偏科不用愁,做好这3点,学渣也能逆袭成学霸

无论是新高考还是旧高考,高考都不是由一门学科的分数决定的。语数外三大主课的地位自然不用怀疑,再加上几门副科的综合,这才是整个高考的所有内容。所以,高考更多地是考察一个学生的全面性,对于偏科的学生,很有可能英语老师说你的成绩闭着眼睛也能上一本,但到了数学老师那,就是连三本都考不上!嗯,就是一条腿迈入了...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