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成绩总是提不上来是因为你没这样做?
很多家长最近总是在说数学总是扣分,成绩总是上不去。别急,听完这篇笔记,看能不能帮助到你。毕竟还有6⃣️周就寒假了,孩子们寒假时间也要利用起来,毕竟现在原因,大部分是网课,那么少有的线下上课时间一定要好好听课。
1⃣️ 首先,对照教材,把数学课程内容安排拉出来,然后再去安排寒假的预习。
预习就是学习,不用分那清楚。要知道,代数还是比几何容易,学什么考什么,课上学1+1课下做10+10,考试考100+100。但是几何就不一样,灵活的多,代数学好底层逻辑,几何要学明白再多做题多见题型,所以在孩子做题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孩子的解题过程,特别是几何。
2⃣️极限做题
正确率这件事和体力有关系,篮球刚上场的半小时和快结束前的半小时,球员状态是不同的,失误率也是不同的。数学更是这样,那么大量的题要想最后三道不错,除了没有知识的硬伤外还需要体力精力跟得上,才能不错。不仅要掐时间做题,在训练过后还要再加上把练习时间缩短,和长时间做题看看正确率。以学校考试时间为例,学校考1.5小时,你试试让娃做2小时看看正确率。特别是平时期中期末考试,一天考3.4门,脑子累,手累,心也累。所以寒假时可以试试,对孩子临场心态是个很好的锻炼。
数学应用题怎么练习?
假设孩子在没有知识硬伤的前提下说说怎么能大幅提高正确率和时间。
1⃣️会做题的第一步就是审题
清华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内容是让清华学生戴着眼镜做题。这种眼镜可以抓取考生读题时瞳孔对聚焦的文字和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清华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关键字(比如多、少、各等等)颜色是深红色的,对表述题目的文字则是白色的。更深一步的理解就是会做题的第一步是审题。
例如这样的题我们要求孩子在做之前大声朗读出来,要求他读出重音,这个被读出来的重音其实就是题目的重点词。审题是拉开学生差距的一大因素,你想想多少次卷子发下来,总会有那么几道令人捶胸顿足不该错的题 。
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审题不仔细,你看看应用题早就不再是两行半的文字量了。看得快,还得看得准,会审题是第一步,体力精力跟得上也是必须的。
不要总想着刷题,题是刷不完的,你刷题的方法不对,那就是无效刷题。
清华大学还做了一个实验:那就是把新大一的清华新生的高三复习本收上来,分析学霸们的共性。共性有两点,一个是学霸们对各科中易错的知识区返回课本抄-概-念!抄完概念还错,就开始抄例题,抄公式推导
高三那么紧张的时间,学霸们居然在抄概念,但学霸们纷纷表示这是真实有效的
清华收高三毕业生笔记本的实验中还有一个结论,那就是学霸都会总结题型。
最后记住:回归课本,课本是原材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