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怎么学 > 数学思维的妙处(2):概率思维,为何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分水岭?

数学思维的妙处(2):概率思维,为何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分水岭?

2023-01-23怎么学187

文/老余

主旨很简单:

积分就是微观累积到宏观的过程,微分就是宏观切分到微观的过程。

但积分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我们推一个物体,以为推力就是位移的直接原因,殊不知这其中还有一个传导过程:推力让物体有了加速度,加速度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产生速度,而速度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最后物体才会移动。

如果把做成一件事看作是“物体最终的位移”的话,那我们滴水穿石的「努力」累积,就相当于「加速度」,努力转化成的「能力」累积,就相当于「速度」,最后能力累积后的成功,相当于「位移」。

但这就又引出了一个问题:

——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需要努力多久才会大概率成功呢?难道就是傻傻的努力+一根筋的等待吗?这世间有没有一种学说能测算出这种可能性呢?

也就是先对一件事的成功概率有基本的判断,然后我们该做多少次才会大概率成功呢?

当然有!

这就是另一个让很多朋友脑阔疼的东西——「概率论」。

当然,课堂老师们说的那些顶多算是“益智游戏”,如从一个装有红篮球的盒子里拿出两个球,同时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分别为白球和红球的概率又是多少?这不仅让很多朋友直接脑袋炸裂,而且还指导不了现实决策。

这就让人很是恼火。

甚至多年后有些朋友想起这个拿球的情景,估计还会有呕吐反应,有的还会从睡梦中惊醒。

还好,这篇文章不是讲如何做枯燥的概率题的,书本上那些冰冷的符号确实对现实生活没啥用处,但生活中如果掌握了一个概率论里最基本的知识,就像上篇说的一样:

——你看世界的眼光就会截然不同,而这两个最基本的知识,是高手与普通人的分水岭。

本篇就试着用概率论思想解决这个问题:我很努力了,可我要尝试多少次才可能成功呢?

我保证,这个概念只要学过概率的朋友都知道,我也会尽量让没有学过概率的朋友也能看明白。

好,我们开始。

数学思维的妙处(2):概率思维,为何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分水岭?

现代概率论之父:柯尔莫哥洛夫

(一)我很努力了,我要尝试多少次才能大概率成功?

在没有概率思维之前,我们总是觉得世事难料,这事成与不成的思考框架其实就两句老话,要么是“做事在人成事在天”,要么是“尽人事,听天命”。

两句话就其实一个意思:

——我先干为敬,老天爷您随意。

一般人尝试了一次,没成功,向天长啸一句妈卖批,放弃了!

比一般人强的尝试两三次,没成功,向天大呼“为何如此待我不公”,也放弃了!

但真的是“上天不仁,以万物为小狗狗”吗?人世间这些复杂的事就只能定性分析,不能定量来分析了吗?

当然不是!

只是我们没有概率思维,很多时候,“上天”是给了我们机会的,只是我们没有从概率中洞悉他老人家的普世规律。

比如创业,人们说创业是九死一生,按照这个说法,成功的概率就是10%,一般人尝试了一次,这么小的概率要做成当然是凤毛麟角(不是说不可能,只是可能性小,我讨论的是大概率能成事)。

在这么小的概率下,那一个创业者是不是创业10次就能成功了呢?也就是10%×10=100%,很多人会这样想,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在现实复杂的世界里,100%的概率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95%的概率呢?这是有可能的,一件事要是95%的成功概率,已经非常了不起了,除非你运气实在是差,赶上了那5%。

如果我们把95%(采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学过统计的朋友应该知道0.05的显著意义,不懂的也没关系)的概率理解为做成的话,按照每次10%的成功概率,我们需要重复多少次才能达到这个概率?

这完全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学过概率统计的朋友应该能做出这道题,步骤如下:

做一次成功的概率是10%,那反过来失败的概率就是1-10%=90%,那重复做n次都失败的概率就是90%^n(90%的n次方)。

要想把这件事做成95%的成功率,我们需要做多少次,也就是这个“n”要多大呢?我们换成数学公式就是:90%^n=1-95%=5%=0.05(做n次,把失败的概率降低到在5%),最后得出:

n=28.4次(这里需要用到对数公式)。

也就是说,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每次成功的概率是10%),你只有做了28.4次后,这件事做成的概率才能提升到95%。

那这件九死一生的事你想把成功率提升到99%,你大概需要做多少次呢?

n=43.7次(90%^n=1-99%=0.01)。

数学思维的妙处(2):概率思维,为何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分水岭?

(以上两个“n”的对数计算)

到此,我知道你有点晕,但道理已经非常清晰了。

您接着往下看。

数学思维的妙处(2):概率思维,为何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分水岭?

(二)从以上对数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道理?

我从中看到了以下两点:

1、想要做成一件事,无非是在两个维度上下功夫。

第一个维度:增加单次成功的概率,这样就能减少试错次数。比如聪明如美团网的王兴,他是清华的保送生,从2003年创办多多友、到校内网、饭否,再到2009年创办美团网,每次他都会在失败中获得经验,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概率,尝试了九次他终于成了(平凡如我们,凭什么想要尝试三五次就能成功?)。

为何投资人喜欢投连续创业者?

因为这些投资人精着呢,那些成功、失败的经历会增加这些连续创业者单次成功的概率,这会大大降低这个人的“n”。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拿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的例子反驳我,说他们搞一次就成了,而且还搞那么大,你怎么解释?

我只能说,本篇讨论的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成功,也就是群体效应,你不能拿个案来反驳群体的普遍特质,就像你不能说:老余,你们湖南人那么能吃辣,你吃不了辣,所以你不是湖南人。

湖南人是个群体,在这个群体里总有特例,这与每个时代庞大的创业群体里总有那么几个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后,自己还是绝世天才的幸运星是一样一样的。

第二个维度:如果不能增加单次成功的概率,那就增加尝试的次数。比如爱迪生,为了找到电灯灯芯的材料,各种尝试,什么尼龙绳、鸡毛都试过了,1600多次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材料。

这也是为何很多聪明人总结说“正确的事重复做”的原因。

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如果已经客观分析出此事的成功概率很低,但你又不得不做这件事时,那你心里就有谱了,就知道这是一条漫长的路,是个不断推倒重来的过程。

了解了这一点有什么好处?

我们接着聊。

2、有了概率思维,过程中你会更笃定

在披荆斩棘的路上肯定有人不断地误解你、有人用不是捷径的捷径不断诱惑你,你心里也肯定有彷徨无助的时候,但你有了概率思维后,你心里对这件事就有了明确预期,知道大概要尝试多少次才有可能成功。

这会让你比常人更笃定,笃定了就能抵御误解、诱惑和彷徨。

概率思维——或许是那些愈挫愈勇的理性人真正能坚持下去的原因,而并不是这个人比我们更有耐力、更乐观、更自信。

数学思维的妙处(2):概率思维,为何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分水岭?

(三)结语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很多词儿虽然描述的是同一个现象,但意思却互为矛盾,比如:

「坚持」二字我们都知道是好的,但「轴、倔、死脑筋、不撞南墙不回头...」等词描述又好像是同一个意思,但这几个词却是那么负面。

我们该如何分清楚自己是在坚持,还是已经成了别人眼里的倔拐拐?

如果你看懂了这篇文章,我想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单次成功的概率越高,你的“n”就会越小,且你自己心里还非常清楚这个“n”的范围,此时你的不断努力就是坚持、就是锲而不舍、就是滴水穿石;

而单次成功的概率很低,且你在失败的过程中并不能积累更有价值的经验,你的“n”就会非常大,那你在这件事上的努力就是别人眼里的轴、倔、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完)

相关阅读:

数学思维的妙处(1):微积分如何指导现实生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数学怎么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xzmx.com/post/6.html

标签: 数学怎么学

“数学思维的妙处(2):概率思维,为何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分水岭?” 的相关文章

要想成为数学学霸,离不开这三步,现在知道并不晚

要想成为数学学霸,离不开这三步,现在知道并不晚

数学该怎么学?如何学好数学?这些问题经常困扰着很多学生和家长,学好数学并不容易,但这并不代表数学就一定学不好。数学难学,这跟这一门学科本身的特点离不开关系,如其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非常强,同时还要熟背大量的知识定理和方法技巧,这些知识概念都极具抽象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挑战。在此基础...

数学能力在6岁前就拉开了?3个方法,培养孩子的“数学脑”

数学能力在6岁前就拉开了?3个方法,培养孩子的“数学脑”

“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克莱因在许多家长的传统观念中,数学启蒙就是教孩子认识数字、学会加减法运算,这种想法不能说不对,但是相较于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会需要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人才,未来社会的竞争也将从知识转向大脑,培养孩子形...

期末考试考完后是让孩子学习开窍的一次绝佳机会

期末考试考完后是让孩子学习开窍的一次绝佳机会

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学习上开窍,我这里就有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好方法,比你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要强很多。爱学习的家长朋友赶快进来看看吧!期末考试考完之后,便是漫长的假期,很多学生甚至家长都认为考完试就“解放”了,其实这里缺少了一个被绝大部分家长和孩子所忽略的环节,那就是考完试之后的复盘。考完试之后...

如何在高一就拉开数学成绩?掌握这几点是关键

如何在高一就拉开数学成绩?掌握这几点是关键

在高一阶段的学习中,作为高中学习的难点和拉分项,学生容易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上遇到困难。随着进入高中阶段,学习难度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数学知识学习的抽象性增加,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一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跟不上学习进度,数学学习成绩明显下滑的情况,数学的学习差距越来越大,有些学生...

数学有这么难学吗?中科院士告诉你,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数学有这么难学吗?中科院士告诉你,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数学有这么难学吗?中科院士告诉你,怎样才能学好数学?说起这个话题,糖糖不由得想起当年被数学支配的恐惧感!无论花费多少心力,一到数学考试:分数惨不忍睹......对于部分人而言,数学似乎是他们永恒的痛,不管怎样努力,总是学不好,一边看着惨不忍睹的分数,一边咒骂着数学的发明者。数学有这么难学吗?中科院士...

高中逆袭效率提分-数学篇

高中逆袭效率提分-数学篇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方法找对,事半功倍!很多高中家长和同学们,希望我多分享一下,高中学习和考试方面的技巧,我整理了各科快速提分的干货,会连载分享,您的点赞、留言是我码字分享的最大动力。感谢!今天先说数学,数学是分数占比最大的,也是提分最快的,就算你现在只有30分也不怕。有同学从30分提升到80分只用...

“ 一切高分都有迹可循 ”高考数学最后100天该如何冲刺逆袭?

“ 一切高分都有迹可循 ”高考数学最后100天该如何冲刺逆袭?

01:小题专练防超时我们知道,数学试卷占据“半壁江山”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自然是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的“大哥大”,能否在这两类题型上获取高分,对高考数学成绩影响重大。因此,考生后期定时、定量、定性地加以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要务必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加大训练力度,强化训练时间,避免“省时出错...

初中的孩子在数学方面不开窍,怎么开导

初中的孩子在数学方面不开窍,怎么开导

可能很多数学的不好的同学想要提升自己的数学,但却总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豆姐今天整理了一些对初中数学很有用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首先熟悉所有课本上的定理、 公理、定义、 公式。可以自己用白纸做个记录,把所有定理、公理、定义、公式都记录下来。再把书本上的所有例题都自己做一遍,不会做的或做不出来的可对照...

孩子数学不开窍怎么办 数学差的补救措施

孩子数学不开窍怎么办 数学差的补救措施

对于孩子来说,数学成绩的好坏决定孩子以后的发展,孩子数学不开窍应该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面高昇君为大家总结一下,仅供大家参考。孩子数学不开窍应该怎么办一谈兴趣。如果成绩差(绝对差——考分较低,相对差——名次在后),这孩子对数学的自信心在哪里?加上,枯燥的学习过程,抑或是对教者的反感,试想:孩子对数学...

高三1年,数学从50分逆袭到130! 只因我做到了这几点

高三1年,数学从50分逆袭到130! 只因我做到了这几点

那天我正拿到高二期末考试的成绩,我清楚的记得我考了全班47名,而两年前刚入校的我考了全班倒数第二名。前级倒数10名。我是借读生,初中的我去酒吧抽烟喝酒打耳洞烫头发,中考成绩距离我就读的高中差60分。我家里硬是找关系花钱让我上了重点高中。后来我问我妈,她有没有想过我能考一本,我妈说没有,她让我上那个学...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