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怎么学 > 找规律,简单还是不简单

找规律,简单还是不简单

2023-01-23怎么学63

来源:【中国教师报】

多次有机会在不同场合执教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一课,我带着学生在不同活动中经历“找”规律的过程,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相关活动经验,也因此有了很多思考和感悟——

简单的周期,简单吗?简单。满足两个条件即可:同一组事物,依次重复出现,简单到学生完全能自主探究出其中的规律。本课我设计了多项活动让学生主动去经历、去探索:通过随机的转盘游戏导入新课,串联起有规律的小丑表演帽子、交通信号灯、生日歌词等,让学生强烈感受到生活中有些现象是有规律的;观察图形或文字记录的四种现象的排列特点,通过比较进一步感受规律带来的冲击。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对规律的已有认知和学习经验得以唤醒。他们发现了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同时寻找和选择不同的方法探索规律,感受规律背后的数学内涵。

简单的周期,简单吗?不简单。规律简单,但“找”规律的过程不简单。从有趣的生活现象中发现规律是初步感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信号灯的排列规律后,我鼓励他们自主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清楚地表示出规律,通过圈一圈、连一连、隔一隔,初步感受周期现象排列的特征。但究竟有怎样的规律还需要继续“找”。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的过程是更进一步的“找”,在帽子图和生日歌词中进行验证,在用图形、文字表达的过程中发现周期现象的特征。

学生通过初步观察发现、多种方式表征、比较归纳特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后,感受了“找”规律学习的一般过程,真正体现了数学规律是“找”出来的。接下来的辨析、调整、设计等过程也可视为更深层次的“找”,旨在深化周期现象这一规律的认识。学生在充分感知规律的同时,更积累了探索、发现和表达简单数学规律的活动经验,融入了情感,发展了思维。学生初步发现简单周期现象的排列规律,即一组有规律的依次增多的间隔排列,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每组的数量并不相同;接着将每组的数量都改为相同,再次进行辨析,学生发现每组的事物并不完全相同,两次辨析中凸显了周期现象的特征:“同一组事物”“依次重复出现”。两次比较,让“找”规律逐步深入,学生对于规律的认识也更为清晰。

在探究本课的问题“第22个是什么图形”之前,我先引导学生根据排列规律继续往后展开想象,然后留出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根据规律解决问题。学生有的接着画、有的用乘法推算、有的用除法计算,都能得出第22个图形是三角形。接着比较、优化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出推算的策略更具有普遍性,可以根据有限的几组推算出无限的可能,从而体现找规律的价值。一系列的解释、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学生借助直观模型逐步完成抽象概括,从而建立起具有统摄性、符号化的除法模型,加深学生对周期规律的本质理解,为规律的抽象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同时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巩固环节,我设计了两组不同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让学生先找到周期规律,并用算一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小组交流时,思考同样是求第28个,为什么结果不同?通过比较发现每组个数不同,也就是除数不同,从而引起余数不同,导致结果不相同。第二层次,让学生用三种不同的图形设计一个按规定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帮助学生丰富对周期现象中基本数学规律的理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两个环节的练习,形式多样、层次清楚,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新知,而且丰富了规律学习的活动体验。

简单的周期,学生经历了不简单的规律探究的过程,也经历了“从混沌中发现秩序”的过程。

简单的周期,简单吗?真不简单。简单的是周期现象,不简单的是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思想。学生在经历由画图、列举、推算等方法找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从观察有限的几组就能从容地推算出无限的可能,从“有限”到“无限”体现了探索规律的价值。最后的欣赏环节回归生活,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再次看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时,不仅生出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感叹,还有对生命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思考。

简单?还是不简单?其实,所谓的简单,不是肤浅得一眼即可望穿,而是简单的包装下隐藏着丰富厚重的内涵:同一组事物、依次重复出现。除此之外,找寻规律的过程是追求简单的过程,更是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考、数学的表达、数学的理解。

教学也是如此,不仅仅是课堂上技能的展示,更是教师自身素养的修炼与提升。课堂上,我从课前讲不完的故事切入,从神奇的转盘开启,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透过一个个问题、一道道题目,学生于混沌中逐渐看到秩序、看清规律,并能用规律解决问题,最终一步步、一点点走向简单。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通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数学怎么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xzmx.com/post/62.html

标签: 数学怎么学

“找规律,简单还是不简单” 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数学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

为什么数学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

数学似乎很难,因为大多数人学习数学的方式都不够直观和严格,这主要是学校数学教学体系的缺陷。第一个问题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不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学生们被教导一系列技巧和公式,他们被告知要接受这些技巧和公式为真,通常很少或没有提供解释,也没有提供任何基本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些技巧和公式为真。对许多人来说,数...

初三数学这个假期如何学习,一并回答初三数学怎样提升成绩

初三数学这个假期如何学习,一并回答初三数学怎样提升成绩

我概括为两个方面:几何综合和二次函数综合;有六个理论根据,分析如下:这里,我主要分析对于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在一个月的寒假中,如何高效有针对性的学习数学。还要说明一下,这里的分析主要针对中等以上的学生,而对待中等以下的学生,不起作用,反而可能浪费了时间。中等以下学生假期怎么学,下一篇文章再介绍。初三...

数学“学困生”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

数学“学困生”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

每次数学考试很多学生试卷总会出现一些空白的地方,有的是做不出来,有的是时间来不及没去做。特别是“学困生”空白的地方或许更多。解决数学问题需要我们要去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在试卷、草稿纸上比比画画、写写算算,经过一定的推理或演算,才建立起条件和结论之间的某种联系,整个解题思路才会明朗清晰起来。而实现这些...

为什么说数学很重要?

为什么说数学很重要?

朱永新按:今天的《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12日 第 07 版)华夏周刊选摘发表了我阅读《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的读书笔记《认识与思维》。其中谈到数学学习、怀疑精神等。显然包含计算的数学教育将既在计算之内又在计算之外进行。它应该表明数学内在的探索本性。计算是数学推理的工具,而数学推理实...

借助动手操作 培养数学思维

借助动手操作 培养数学思维

西安市碑林区五味什字小学 秦春丽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动手操作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手、眼、脑协调,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变成课件演示或者教师示范来代替,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担心课堂乱,二是认为操作浪费时间。其实,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长期、...

高考数学“变态”难?葛军:这锅我不背!找到娃数学内驱力就不难

高考数学“变态”难?葛军:这锅我不背!找到娃数学内驱力就不难

今年高考,据说数学特难,然后大家都传言说,卷子是数学大神葛军出的题目,因为葛军被公认为是爱出“变态”题目为难考生的老师,以至于葛军最后发声说,自己好冤枉:“每年高考,只要有点难,就把我抓出来吊打一番,我是背锅侠。”不过,他最后还加了一句:现在的高考数学难吗?我觉得越来越简单了。掩面!葛老师,本来大家...

班主任透露:上一届学长靠这份资料,高考数学逆袭140,你也可以

班主任透露:上一届学长靠这份资料,高考数学逆袭140,你也可以

数学这门课程,学得好的同学觉得很容易,学得不好的同学,怎么也找不到“门路”,怎么刷题都是成绩平平。高考数学满分的学霸邱崇表示,学好数学,无非就是3点:公式定理、解题思路、做题技巧。做题技巧需要多做题、多锻炼,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今天我们先来搞定公式定理和解题思路。请看今天学长给同学们分享的这份【...

小孩对数学一窍不通怎么办?看完你就知道了!

小孩对数学一窍不通怎么办?看完你就知道了!

如果孩子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家长绝对不可以,用言语去打击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要给孩子一个缓冲时间,让他们慢慢去适应数学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小孩对数学一窍不通怎么办?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孩对数学一窍不通怎么办,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

高考数学:学渣逆袭学霸无敌圆锥曲线经典解题大招含解析(详解)

高考数学:学渣逆袭学霸无敌圆锥曲线经典解题大招含解析(详解)

今天学姐给大家分享的是学渣逆袭学霸无敌圆锥曲线经典解题大招含解析(详解)家长转给孩子!拿去看看吧,超级实用哈!因为篇幅有限,点击我的头像私信我回复“领取”就可以领取word电子版。以下是部分资料内容,完整高清版的发送私信即可。更多资料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数学成绩很差,试一下这些学习秘诀,让你的成绩快速逆袭

数学成绩很差,试一下这些学习秘诀,让你的成绩快速逆袭

数学属于中学阶段所有学科重中之重,也是最容易跟其他同学拉开距离的一门学科,甚至有人说,只要数学成绩好,走向985之路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现实情况是,有些同学数学甚至可以考满分,但还有很多同学想考及格都不容易,如果数学成绩很差,怎么样学习才能快速逆袭呢?学习数学的好方法1、不要害怕数学。很多同学对于数...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