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数学成绩差,题目不理解,可能跟语文有关
说了三十遍还不会,
手机听了想流泪~
有了孩子才发现,
这世界上最远的路,
是知识进入孩子脑袋的路!
家长:小兔子去外婆家,走哪条路近一些?
熊孩子:②近一些,因为②的线对着门,走①就上房顶了。
家长:看清楚镜面这两个字,跟照镜子一样,是反着的!
熊孩子:为什么要在镜子里看表啊?能看对吗?我真的想不出来~
于是乎,就出现了——
这一话题。
好了,别打了,可能赖语文!
现在的数学越来越“语文化”,
不仅要求计算,
还考验做题者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语文好,阅读能力强的孩子,
能够很快地理清题目中的逻辑关系和数量关系,
运用相应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比如,这样一道题:
如果孩子读出题之后,
不能迅速地判断出这是一个什么问题,
很可能就会影响到解题的速度和成功率。
这种阅读能力差异,
在题量相对比较小或者关系比较复杂的时候,
也许还体现不出来。
但是当题量增大或者难度增加的时候,
这种差异就会被放大,
孩子的数学成绩也会被拉开。
享誉世界的数学家苏步青常说:
“我从小打好了语文的基础,
这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方便。”
他深刻体会到“语文是成才的第一要素”,
所以,他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发表“就职宣言”时曾说:
“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
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
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
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提升孩子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没有所谓的捷径,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多阅读,
并且是多阅读不同风格的文字,
无论是小说、散文、童话故事、科学读物等等,
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孩子低龄时期以图形、动画为主,
可以看小学课文动画,
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寓意,
启发孩子把故事中表达的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