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怎么学 > 数学血泪史:从40到140,我是这样做的

数学血泪史:从40到140,我是这样做的

2023-01-24怎么学48

我的数学成绩很烂,我应该怎么做?似乎每个高中生都有这样的苦恼!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的高三数学备考之路!文章有点长请耐心读完!家有高中生的一定要收藏转发给孩子看!帮助孩子少走弯路~

数学血泪史:从40到140,我是这样做的

每天都有很多同学私聊问我:

高三数学怎么学? 我现在数学不到90,如何快速提高?

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会直接反问:你基本知识都掌握了吗?

大多数学生都说:基本掌握了。

好,那你随便说下函数部分都包含哪些知识点吧~

有些基础实在很差的学生,说一两个,其他全记不住了。更不用说深究一点甚至应用和做题了。

---这是第一级弱点

有些学生基础也不咋样,虽然能给我一个个说出来一堆的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但是一旦问到具体某个性质如何应用,就又说不出几句了。可以说,在这类学生学数学的过程中,大多只是在背概念,对概念的性质或者所谓二级定理完全抓瞎。这类学生占了比较多的部分。

---这是第二级弱点

还有的学生呢,对基础概念背得很熟练,对二级定理也有不少了解,比如提到奇偶性能不花时间练出很多性质,和其他函数性质也建立一些联系。可以做一些应用但是不熟练,有些还处于猜蒙状态,有时候凭感觉做题。

---这是第三级弱点

数学血泪史:从40到140,我是这样做的

对于第一级弱点的学生,考试基本全靠蒙,可能经常40分都是个坎。平时上课基本没怎么听或者什么也听不懂,练习也不做,可以说什么都没学。如果到了高三这个状态,就别想短时间逆袭啦,也算给高一高二学生一个警示!!

如果一轮资料什么都不会,就去看课本然后把课后习题全部做下来!对照答案把每道题目研究明白,再尝试做一轮教辅!走捷径是不可能的!当然很多人让他做课后题也不想做,难的也做不来,天天混日子,那就彻底没救了!

如果你在一轮复习时候什么都做不出来,课后习题看着答案会做,合上答案就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那我还是建议你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网课,跟着老师去弄懂你之前落下的知识点,这样你会发现后面做题就轻松很多了。

对于第二弱点学生,考试起伏可能比较大,主要看出的题会不会做,简单了就能摸摸及格线,难得肯定是惨不忍睹。这类学生一轮复习的压力会很大,但是如果意志力和执行力强而且愿意相信我,可以在一轮复习后基本赶上班里的学霸,逆袭可能比较大,至少能达到120+。

对于第三弱点学生,成绩起伏也不小,看状态和运气,一般及格线左右徘徊。这里恭喜你们,只要愿意按我的方法一步步做,一轮结束后完全可以和班上的学霸平起平坐,你们是最容易达到130+甚至140+的!

通过前面的三个级别的弱点,你一定发现了:知识点的熟练度是前面的1,刷再多的题目,练习各种做题技巧、题感、准确率,统统都是后面的0。如果没有基础的扎实,后面这些全部都是白费力气。

这也是很多高三生都会犯的错误,盲目刷题不仅很累浪费时间精力,而且会把学习的热情和期待毁灭。这也是我把基础放在第一章的原因。我之前太多低分段学生刚开始都在犯这种错误,看学霸刷题,自己也刷,看学霸刷套卷,自己也买了套卷去做,但是卵用没有。后来按我的指导,仔仔细细得过知识点,并且把基础知识整理成思维结构网络,之后分数才有了质的提升。

学习数学,首先就把最基础的知识问题解决,你才能更进一步解决数学思维。

数学血泪史:从40到140,我是这样做的

最后结合高考范围补基础

通过研究高考历年真题,我们会发现高频考点如下几个:

(1)集合、简易逻辑(2)数列(3)三角函数(4)立体几何(5)圆锥曲线

(6)概率与统计(7)导数(8)算法(9)线性规划(10)不等式11)向量(12)复数(13)三视图

看完这13个点,你是不是心里就有数了,结合自己自身之前试卷中经常错误的弱点,直接逐个击破就好了啊。

将一轮复习拆解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纯粹的掌握知识点,回归课本。之后的第二个阶段才是对知识点的运用和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认识。

对于知识点不是很熟练应用的同学(我之前提到的第三级别弱点)我介绍一种方法:题目-知识点-题目。详细来说就是,先看题目,在发现不会做之后马上拿有详细解析的答案,分析这道题目对应的知识点,把知识点一一列出,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加以理解记忆,如果实在没有印象可以尝试回归课本。这样你就能对这几个知识点有一个比较生动的理解了。然后再通过刚才掌握的知识点,看看他们会怎么用这些知识点出题,形成这样的联想思维。比如看到奇函数想到f(x)+f(-x)=0,看到偶函数想到f(x)-f(-x)=0这样。

对于这种方法,前期推荐你可以用历年的高考真题直接做这样的练习,因为真题才是高考知识点最好的反馈,而且质量非常高。当然用学校的一轮复习资料也是可以的。记住一点,如果发现是自己知识点不会就马上看答案反馈到知识点,不要硬钻浪费时间。

数学血泪史:从40到140,我是这样做的

只有概念清楚,方法全面,遇到题目时,才能很快地得到解题方法,或者面对一个新的习题,就能联想到我们平时做过的习题的方法,达到迅速解答。

弄清基本定理是正确、快速解答习题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在函数,立体几何等章节的复习中,对基本定理熟悉和灵活掌握能使习题解答条理清楚、逻辑推理严密。

反之,会使解题速度慢,逻辑混乱、叙述不清。这就是很多学生抱怨,即使刷了海量的题目,分数还是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比如,立体几何解答题的第一问,如果对直线平行平面的判断定理的三个条件不熟悉或不清楚,则会使论证不力,条理不清。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学弟学妹们容易忽略的一点-知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思维导图的优越性在于,它是完全契合人脑思考模式的,即网状发散性思维结构。我们思考问题 时,想到一个物品,继而就会同时联想到和它有关的很多其他方面,包括它的颜色,它的形状,它的性质等等。--百度百科

而我们的传统笔记,是和这个思考模式矛盾的,是单向流动思维。举个例子,我们在错题本记下“看到函数表达式,要想到判断其奇偶性”时,你的思维是单向的。具体来说,你看到一个具体的函数表达式,你的笔记就强迫自己只想到要判断其奇偶性。

然而,我们的人脑模式,注定我们会想很多,我们不止会想到奇偶性,我们还有其他很多别的思想比如单调性、增减性,甚至尝试求个导……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在这么多种思想中意识到奇偶性而不是求导才是正确的呢?

要达到这点,其实传统的笔记本做不到。而思维导图告诉你,看到函数式,我们会辐射出很多不同方面的思考,思维导图法会告诉你如何往正确的方向去辐射去发散自己的思维,我们不一定要求奇偶性,我们完全可以发散出不同的解法,我们可以换元,我们可以取特殊值,当然也可以考虑单调性、增减性,尝试求个导,看看导数的特点……特别是,如果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比如奇偶性判断不出来,那么思维导图的优越性就更加明显了。

数学血泪史:从40到140,我是这样做的

思维导图的另一个好处是: 理清知识网络结构,让知识框架和脉络更加清晰,继而夯实基础。

传统的思维导图,发明者对它最大好处的描述是这样的: 用大量的带有颜色的图片去描述知识和问题,能够激发人类的右脑能力。

然而,这个好处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非常鸡肋的!画彩图能够开发我们的右脑不假,然而画图实在太慢了,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我们高三的学生绝对没有时间去画多么精美的图片。对于数学这门抽象艺术学科,如果想学好,不要总试图转化为形象的事物来理解。

以上综合起来,就是我对高中知识点思维导图的基本思路:一个完全适合高三学生,整理知识网结构,梳理解题思路的工具,它简单暴力,没有图片,不需要你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以我这样一个直男的最直白方式和最高的效率打好基础。

高中知识点思维导图该怎么做呢?基本框架还是思维导图,但是会在其上做很多删改。删改如下:

1. 合理分配空间:传统的思维导图,一节课程内容往往是画一张导图,把内容核心画在白纸的中心,然后延伸出很多不同的分支。然而,我们高中课本的一节内容,并不往往是围绕同一个主题发散的,可能有很多零散的主题和延伸,和其他很多章节产生联系,比如函数和导数就密不可分。所以我们不能拘泥于一张白纸只能有一个核心的框架,我们不用把一个大主题写在白纸的正中间,我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把不同的主题写在不同的位置,然后进行发散。

2. 不画图:整张思维导图,不需要有图片(除了某些知识点用简笔画能够一目了然理解的情况)

3. 减少文字:能用句子就不要用一段话,能用几个词就不要写整句。 解释一下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学生做思维导图,做完就不管了,殊不知画出思维导图用处不大,就像只是整理错题用处不大一样,思维导图的益处在于整理你的思维网络和框架,你需要经常去回忆去复习。思维导图给你的是关键词或者关键句,首先可以减轻你制作思维导图的任务量,其次可以强迫你去回忆完整的课本,深化知识点的准确记忆。

4. 留有一定的空余位置。因为思维导图在之后需要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比如在之后的做题过程中增加新的解题方法,增加易错点和陷阱提示等等。

数学血泪史:从40到140,我是这样做的

理科艾宾浩斯曲线

可能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神奇的曲线,尤其是对于英语单词。但是对于数学(包括物理),知识点的记忆并不需要你过几分钟就回来看一次,毕竟英语单词是无规律的字母组合,但是数学知识点更偏向于理解记忆。

以我自身和对学生的教学经验,大约在整理知识点或错题后的1天,2天和5天进行复习来刷新记忆,就可以基本保证在高考前都不会忘记。毕竟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在之后的做题过程中都会有所体现,在理解的基础上滚动复习远比短时间内过多地重复硬背有用得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仔细认真!在我看来所谓的“粗心”,是可以克服的,或者说是可以有效降低“粗心”率的!

数学血泪史:从40到140,我是这样做的

学弟学妹们!高考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再啰嗦了~请一定要为自己拼搏一次,让自己不要留遗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数学怎么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xzmx.com/post/901.html

“数学血泪史:从40到140,我是这样做的” 的相关文章

比专家接地气!听尖子生分享秘籍:如何学好数学

比专家接地气!听尖子生分享秘籍:如何学好数学

数学,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涯中始终充当着考试和升学的主力军,不管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数学的学习和探究是必需的。课前需要查清理解新概念、新知识。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通过练习巩固新学的知识,多思考,多积累。数学不是一个个知识点和公式的累加,而是对人思维能力的训练。只要长期不厌其烦地思索探究各类...

学习方法:怎么才能学好数学

学习方法:怎么才能学好数学

经常有同学或家长来咨询数学怎么学的问题,从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同学内心很想学好数学,可是不知道怎么付出行动。今天我就和大家谈谈学数学的事情,给出一些方法和建议,同学们可以针对性补充或提高。数学真的那么可怕吗?其实我要告诉你,数学不但不可怕,而且很有趣!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喜欢数学不是学生的错...

「家长课堂」让人头疼的数学!如何有效地帮孩子提高数学成绩?

「家长课堂」让人头疼的数学!如何有效地帮孩子提高数学成绩?

最近经常收到家长朋友的提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对数学不开窍?”“几门课里面,孩子觉得数学最难学,我该怎么办?”“每当看到孩子的数学成绩时,想帮助孩子又不知从何入手,确实很无奈。”……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学好数学的方法,家长朋友们赶快get起来吧。一、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搜集计算中经常犯的错误,以两周时间为...

高中生如何学好数学

高中生如何学好数学

高中生在学习的数学的时候,先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初中一直不会的数学题,可能在高中理解起来就会很容易,初中理解小学的数学也很容易,这就是每个阶段,我们的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理解问题会更容易。高中的数学虽然和初中小学不一样的,但是如果你的理解能力上去,一些...

数学考了150分!一位妈妈的分享:儿子从不及格逆袭满分

数学考了150分!一位妈妈的分享:儿子从不及格逆袭满分

儿子拿着数学试卷兴高采烈地冲到我的面前,我从没有想到有一天能与儿子共享这份成绩的喜悦。谁能想到,两年前,儿子数学才考50分。1.数学,是儿子最大的噩梦上高中以前,儿子的数学成绩虽不算好,但好歹能及格。上了高中,接触了很多新的知识,前面知识没学好,后面的都是困难,数学成了儿子最大的噩梦。看着他难以下笔...

数学基础差的考生中考如何逆袭?学会这六个解题方法至少提20分

数学基础差的考生中考如何逆袭?学会这六个解题方法至少提20分

中考马上就要来了,对于许多数学基础不好的考生,中考数学就是通往重点高中的拦路虎。那到底如何才能尽可能的提高数学成绩呢?今天,艾宾浩斯智能教育就给广大考生详细介绍在中考数学中一些常考题型的解题方法、答题技巧,助考生们一臂之力。1、配方法所谓的公式是使用变换解析方程的同构方法,并将其中的一些分配给一个或...

怎样提高孩子数学成绩,聪明的家长都这样做

怎样提高孩子数学成绩,聪明的家长都这样做

一、提高数学解题速度和质量1、提高数字的书写速度和质量有的刚进入小学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不错,上数学课回答问题说得头头是道,分析问题层次清楚。但是数学考试成绩总是不高,主要就是书写太差。一是速度慢;二是数字写不清楚,比如经常把0写成6,把5写成3,把4写成9。这种类型的孩子可以通过认真训练得以提高书...

小学数学想逆袭,这套方案能帮你

小学数学想逆袭,这套方案能帮你

昨天写了语文逆袭方案:《低年级的小豆包们,送你一份寒假语文学习逆袭方案》,今天接着说数学。1、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我个人认为,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数学是理科的基础,数学学不好,会直接影响以后上中学、上大学的时候,学习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逻辑、天文等等学科(不好意思,我一个中文系学生,说得出来的理...

中考倒计时,数学成绩差,快速逆袭的方法,谁用谁成功

中考倒计时,数学成绩差,快速逆袭的方法,谁用谁成功

请关注我,文末有福利,私信免费获取期末试题11套,各科都有距离中考还有不足6个月的时间啦,大部分学校的新课已经结束,马上进入总复习阶段啦,可是很多孩子的数学成绩还是不好,老师着急,家长更着急,那怎么才能使孩子的数学成绩在这5个多月的时间里实现逆袭呢,根据多年经验,总结一下,供家长们参考。1、学会倒查...

一位最熟悉的数学家,用数学计算证明“上帝”的存在

一位最熟悉的数学家,用数学计算证明“上帝”的存在

综述在西方,尤其是基督教信徒的心中,上帝是至高生命的体现,在他们的心中,上帝就是世界的中心,但人类对宇宙研究了那么久,依然没有找寻到上帝的踪影,世界上真的有上帝吗?这个问题,就连不少西方人也充满怀疑,要是真的有神存在,为什么我们都飞上太空了,也找不到他们呢?实际上,历史上有不少人都在试图证明上帝的存...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