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和理解现实世界,远比只学数学知识强
2022年作为“双减”政策后的第一次高考,出了考场后的学生们的评价,似乎只有一个字:难!尤其是数学,甚至被称为“十年内最难的一次”。当天结束考试后,相关内容 、、……陆续登上热搜,引发网友讨论。高考数学题叫难声一片。
很多老师都表示今年的数学高考确实很难,大量学生表示平时做数学题目可以很迅速,把卷子做完,几乎不需要用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在高考考场上竟然做不完题目。2022年高考数学的难度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由此可见,在未来或许真的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才可以更好的适应新模式下的高考。
也许有很多人疑惑:我上学时候学过那么多的数学,但实际工作生活中用的其实很少。
真的是这样吗?
西方哲学史里,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一种唯心主义观点:“万物皆数”。按照毕达哥拉斯学派划分,算术研究是绝对的不连续量,音乐研究是相对的不连续量,几何研究是静止的连续量,天文研究是运动的连续量。虽然说万物皆数,虽然有其偏颇之处。但是它也揭示了,引起现象界不同的数与量的关系。
通常我们印象中的数学课和数学书是什么样子的呢?大概都是宋体字、排版规整、图案全都是数学公式或解方程,这是课堂上,无可厚非。但我们只有一种学习数学的方式吗?并不是!
其实我们需要的是数学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我们要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本《给孩子的数学课》是吴军博士所著,书中他精选了40个对人类数学发展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数学问题,以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了解每个问题解决背后的过程,循序渐进地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和理解现实世界。
吴军博士,清华附中高81级校友 ,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并于1993-1996年在清华任讲师。他于1996年起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并于2002年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著有《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态度》 、《见识》、《格局》、《智能时代》 、《全球科技通史》、《文明之光》、《大学之路》。
这本《给孩子的数学课》是吴军博士所著的新书,这是一本专为青少年所编写的趣味性数学读物。同时选取诸多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从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碰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数学问题入手的,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娓娓道来,源于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这本数学科普经用趣味丰富的文字写枯燥的算理,易于激发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帮助其培养数学思维、养成正确解题思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是中小学生很好的数学启蒙书籍,也可以成为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数学的好帮手。还添加妙趣横生的数学家故事,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素养,领略数学的迷人魅力,感知数学的美妙。
另外这本书的字体比普通的数学书字体大,而且排版很清新,画面都比较有趣,在感观上就能让孩子有读下去的欲望。比较适合8-15岁的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养成数学思维,告别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