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怎么学 >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2023-02-15怎么学52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文 | 米粒妈

每年秋天,都是一年级小豆包和家长们兵荒马乱的季节

虽然“双减”减掉了一二年级的书面作业,减掉了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内容,但是上学后,孩子们要学的知识、要掌握的本领一点都没减

所以孩子还没上小学的,家长一定帮助孩子提前做好过渡,从能力到心态,全副武装,这样才能让娃自信、从容地迎接六年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今天,我想专门来说说最让娃烧脑,也最让家长头疼的数学计算问题。

上小学前,米粒妈觉得能熟练掌握好20以内加减法,就差不多够用了,当然孩子有能力进阶更好,这个完全根据娃的接受度,不设上限,也不强求。

我之前写过《小学数学最重要的是什么?到高年级再补救,就太难了……》,里面提到了,计算是一切的基础,基础不打牢,楼建得再高也是危楼。

小学阶段,米粒妈建议每天一页计算题,一定要计时,速度和准确率两手抓。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那幼小衔接,数学计算怎么搞定?其实,分三步走就可以——

1、底层逻辑要打通,让孩子明白计算背后的概念;

2、通过玩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

3、计算能力提升之后,再按部就班,每天一页计算题(可以从20道,30道开始,逐步增加),孩子有了前面的基础,这时候刷题不吃力、不打怵,更有自信,也出效果。

关于第一点,计算背后代表的含义,米粒妈觉得不用等幼小衔接,孩子会说话之后就可以在日常生活里有意识地让他们数葡萄、分草莓,你有一瓣橘子,我再给你两瓣橘子,你有5颗糖,被爸爸要走了2颗……

这种概念不用特别去教,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就可以。

至于第二点,寓教于乐的方式,米粒妈强推扑克牌,因为米粒的数学启蒙就是在米粒爸的“躺平”政策下轻松搞定的。

用米粒爸的话说,扑克,躺着就能教,玩着就能会,有啥难的?

好吧,我承认,扑克牌没有娃会不喜欢,这么好的亲子互动机会,又能搞定加减法、又能提升孩子专注力,玩着玩着,娃不知不觉就把10、20、5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单双数等等练会了、玩儿溜了,确实值得强推!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这时候妈妈再去安排每天一页的计算题,我只能说:毫!不!费!力!

之前米粒妈写过一篇《宅家带娃,一副扑克牌,轻松解锁0-7岁宝宝数学启蒙!》,里面有很多适合低龄宝宝启蒙的扑克牌玩法,今天咱们重点来说说,在我们家超级受欢迎的花式进阶玩法。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数字接龙

2-3个人一起玩,每个人分10张牌,几个人轮番按1-10的顺序接龙,也可以反过来10-1。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如果自己手中没有可以接续接龙的牌,就跳过,换下一个人出,重复的牌可以单独起一行,重新接龙。

最后,谁的牌先出完,谁就赢了。

熟练之后,可以不从1或10开始接龙,而是从1-10之间任意一个数开始。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米粒妈碎碎念:数字接龙可以让孩子熟练正向数数和反向数数,以及任意一个数,孩子可以脱口而出它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各是什么。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凑十法

凑十法有很多玩法,米粒妈说两个规则简单又好玩的。

2-4个人玩都可以。

一副扑克牌,去掉J、Q、K,小王,留一张大王,其它1-10正常保留(A充当1),把这些牌均分给每个人。

手里能凑成10的牌两两剔除,10可以单独剔除,比如下面这一手牌,A-9、2-8、3-7、4-6、10,这些都可以剔除,剩下大王、9、5、7、4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每个人都先自己“清理一遍门户”,然后按照顺时针抽下家牌,抽到能跟自己手里剩下的牌凑10的,这两张又可以剔除了。

这样轮番抽牌几轮之后,谁先把手里的牌都凑成10,全部剔除,谁就获胜,最后手里剩下一张大王的那个人,就输了。

还有一个玩法,就是每人先抽5张牌,一人先出牌,下家如果有能跟这张牌凑10的,就可以出,没有,就看再下家,如果都没有,回到出牌人,出牌人可以把出去的这张牌作为积分,累计,然后再抓新牌,给自己补回到5张。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其它手里不足5张牌的人,都可以同步补足。再进行下一轮。最后看谁手里的积分多。

米粒妈碎碎念:如果孩子还没到凑10的阶段,可以先从凑5,凑6玩起,道理一样,把总牌数控制一下,比如,凑6,就留下A-6所有花色的牌。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随机加减法

两个人一起玩,轮番抓牌。

每人各抓一张就直接亮牌,两人亮出的牌,如果是同颜色的花色,就两数相加;如果是不同颜色的花色,则两数相减。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最先抢答出正确答案的那个人,可以得到这两张牌作为积分,最后看谁的积分多。

米粒妈碎碎念:这个游戏只需要两个人,多了容易乱,但是紧迫感十足,特别有氛围,而且这种玩法不仅能训练娃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还能提升专注度和反应速度。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单双数加减法

这个玩法,跟我们最常规的玩法差不多,牌面大的管小的,只不过增加了一个“单双数”的限制。

只能单数管单数,双数管双数。可以出单张,也可以两张牌相加,但不能超过两张牌。

比如我出一张9,你可以出一张5+一张8,你的5+8=13,大于我的9,就ok,我再出,仍然需要两张牌面之和是单数。直到这一轮出尽了,对方管不上了,获胜方下一轮优先出牌,可以自由决定出单数还是双数,以手中牌出尽为最后获胜。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米粒妈碎碎念:这种玩法不仅能锻炼孩子10以内加法,还能让他们熟悉单双数,以及单+单=双,双+双=双,单+双=单,这样几种规律。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看谁接近30

2-4个人玩都可以。

几个人轮番抓牌,然后将自己手中的牌不断叠加,每抓一张,就叠加上,再抓一张,再叠加,不断相加,看谁手中牌面的总和最接近30,可以是27、28、29、30、31、32……

比如,我第一张是3,第二张9,第三张7,第四张5,第五张4,总和28,我就可以停止抓牌了,但也可以选择继续,万一下一张是2呢,刚好30,那我就稳赢了,但如果下一张是8、9,也不能退回,下棋有棋品,落子无悔,玩牌也有牌品,不能为了赢破坏规则。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每个人自己算自己手中的牌,自己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停止抓牌,等所有人都最后确认好了,一起亮牌,看谁牌面总和最接近30,就是赢家。

米粒妈碎碎念:这是米粒小时候,我们玩得最多的扑克牌玩法,可以练习数字连加,刚开始可以连加到20,然后30、40不断增加难度。

我觉得这个游戏的不确定性,最能锻炼孩子的情商、逆商和心理素质,当我手中的牌已经加到26、27、28的时候,要不要继续抓,虽然有运气成分,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坦然面对自己的选择。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加减罗汉

两个人battle,轮番上阵,分别计时,一张张抓牌,边抓边口算,如果花色跟手中抓到的上一张牌属同颜色,叠加,如果抓到的下一张牌花色跟手中上一张牌不同颜色,互减。

比如我连续抓到的5张牌分别是:红桃5(红色)—>方块9(红色)—>黑桃8(黑色)—>方块6(红色)—>梅花10(黑色)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规则是,跟上一张同色则“+”,跟上一张不同色则“-”。

那么就应该

5+9=14(红红,相加)

14-8=6(红黑,相减)

6-6=0(黑红,相减)

10-0=10(红黑,相减)

可以固定时间,比如计时一分钟,看两个人分别能过多少张牌,也可以固定扑克牌数,看过完这些牌,两个人各需要多少时间。

米粒妈碎碎念:这种玩法非常锻炼孩子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速度和反应能力。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24点

这个玩法大家都很熟悉,需要孩子10以内数字的加减乘除运算相对熟练之后,再来挑战。

扑克牌中留下A-10,共40张牌,任意抽取4张牌为一组,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张牌必须用且只能用一次。

比如抽出的牌是3、8、8、9,那么算式为:(9-8)×8×3=24。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扑克牌家家都有,之所以推荐大家这么多不同的玩法,是希望孩子不要在启蒙阶段就对数学计算,甚至对数学丧失兴趣。

以后刷题的时候多着呢,学前先用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孩子把计算练通关,然后再通过每天50、100、200道计算题,不断巩固、持续练习。

这样孩子大概率不会出现畏难情绪,而且准确率和速度有保障,不至于磨损孩子的自信心。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数学怎么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xzmx.com/post/985.html

标签: 数学怎么学

“幼小衔接最烧脑的数学问题,竟被“躺平”的娃爸轻松搞定了” 的相关文章

数学是门玄学!数学思维即便不开窍,中考高考也可以拿高分

数学是门玄学!数学思维即便不开窍,中考高考也可以拿高分

文|来自网络数学思维到底有多玄乎,有多邪乎?在大多数学生眼里,“穿着黑色西服的张三”和“穿着黄色马甲的张三”,看起来是两个人,所以大多数同学需要通过题海战术,多见“人”,多见题,才能拿到高分。而在数学思维好的学生看来,上面提到的两个人根本就是一个人。简而言之,数学思维好的学生,转化思维、分类讨论思维...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逆袭高考?附详细方法总结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逆袭高考?附详细方法总结

听说,你们即将又要高考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还有你,人家高考你离高考还远吗……有没有很慌张?数学还是很苦恼,怎么都学不好?今天就高中数学学习,帮大家总结了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数列、圆锥曲线、函数与导数等五大模块学习套路,无论你是新高一,还是即将面临高考,这份攻略都妥妥的,望汲取有用信息~正文如下~...

数学考了150分!一位妈妈的分享:儿子从不及格逆袭满分

数学考了150分!一位妈妈的分享:儿子从不及格逆袭满分

儿子拿着数学试卷兴高采烈地冲到我的面前,我从没有想到有一天能与儿子共享这份成绩的喜悦。谁能想到,两年前,儿子数学才考50分。1.数学,是儿子最大的噩梦上高中以前,儿子的数学成绩虽不算好,但好歹能及格。上了高中,接触了很多新的知识,前面知识没学好,后面的都是困难,数学成了儿子最大的噩梦。看着他难以下笔...

避雷高中数学这样的学习方式,从年级倒数逆袭前三,到底有多爽

避雷高中数学这样的学习方式,从年级倒数逆袭前三,到底有多爽

高中学习方法千千万,你却偏偏在雷区不能自拔!死记硬背,不背下来不罢休。高中的数学不仅是通过记忆就能全部掌握的学科,更需要的是能够对知识总结,只背考试重点知识,省时省力还高效。题海战术,盲目刷题。做题数量在精不在多,掌握一道题的解题方法,比做十道题的效率还高,解题方法掌握了,再遇到同类型题也不在话下了...

孩子对数学一窍不通怎么办?找对方法是关键!

孩子对数学一窍不通怎么办?找对方法是关键!

孩子对数学一窍不通怎么办?在孩子上学后,家长对孩子的成绩一直抓得很紧,如果孩子的成绩一有波动,家长就会很紧张,担心孩子跟不上。其中对于孩子数学的学习,一直就是很多家长的痛点。尤其是无论怎样教孩子,孩子对数学总是不开窍,为此愁坏了不少家长。所以这些家长就想知道孩子对数学一窍不通怎么办?学有法,而无定法...

5分钟学会6种“蒙”题技巧,学渣成功逆袭,数学直逼140!

5分钟学会6种“蒙”题技巧,学渣成功逆袭,数学直逼140!

数学,是高考中的一门大学科,在高考中数学拿到高分能够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甩出别人一大截。很多同学在平时刷题的时候,就只顾着一个劲儿的刷难题,而不去注意分析题型的易错点。到了考试的时候,还是会照样丢分,这样做得不偿失……今天给大家分享高考六种“蒙”题技巧,当然,大家不要认为是不劳而获的猜测碰运气...

看一下学渣的逆袭@暑假自学进入瓶颈,集中精力,死攻数学这一门

看一下学渣的逆袭@暑假自学进入瓶颈,集中精力,死攻数学这一门

〇藏布夏尔2022年7月31日星期日(晴)在初升高的暑假,没有参加培优班,而是选择自学。确实需要的是一种胆量啊。首先,你要能够抵挡住诱惑,很多同学,现在已经进入了休假期,别人在玩,你能不能淡定。其次,有些孩子选择的是培优,老师提前备课,让你省了不少事。最后,学习永远是一件孤独的事情,缺少同伴,没有对...

想要数学学好,需要养成的三个学习方法

想要数学学好,需要养成的三个学习方法

想要数学学习好,首先要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数学学习方法就像是一把钥匙,它可以帮助你轻松地打开数学学习的大门。有了它,数学学习就能水到渠成,成绩一定能有效提升。下面我从预习、上课、复习三个方面来讲一些数学的学习方法。第一是预习,我们要重视数学的预习:本人带了10年的数学,所带学生...

高中数学培优-高考必备解题方法技巧汇总(帮孩子收藏)

高中数学培优-高考必备解题方法技巧汇总(帮孩子收藏)

高中数学想要学好,首先就是基础问题。同时经常有家长问我,老师反馈说孩子的基础不好,到底什么是基础?数学的基础,简单地理解,就是对高中数学的各个知识点的理解,这里不是简简单单地说数学的某个概念会背就好,这是完全错误的。数学不用背,尤其是知识点,在教授文科班的时候,真的有学生在那里背数学概念特别是立体几...

学好数学的好方法有哪些?

学好数学的好方法有哪些?

数学怎么轻松学?学好数学的好方法有哪些?上课前预习-多看课本,打好基础。虽然课本上的习题可能很基础没有太高的难度,但是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把课本上的例题,定理反复的看,真正的吃透,才能在之后灵活运用。上课时认真-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后及时复习。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课,紧跟老师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